來源:南方Plus 時間:2021-12-03 10:29:06
粵港澳線上線下共商知識產權創新合作,建言知識產權發展。12月2日下午,2021年第十一屆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專題論壇”在廣州天河中央商務區舉行。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和粵港澳業界代表圍繞“‘十四五’規劃下知識產權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討論、切磋、思辨,為接下來推動粵港澳合作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線上線下共商知識產權創新合作:
打造知識產權保護高地
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貿易發展局及香港設計中心合作舉辦的亞洲年度知識產權盛事。創辦十年來,為來自全球的國際知名專家學者、知識產權業界人士和商界領袖提供了一個共同探討亞洲知識產權市場最新發展的理想平臺,也是內地與亞洲及全球知識產權市場對接的橋梁。
在現場,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局長麥教猛致辭。他表示,此次論壇聚焦“‘十四五’規劃下知識產權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主題,共商知識產權創新合作大計,共同展望大灣區知識產權美好未來,很有意義。展望“十四五”,廣東正高標準推進“雙區”建設、“兩個合作區”開發開放,這將為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提供難得機遇,更期待粵港澳三地繼續深化合作、優勢互補、攜手共進。
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韓秀成以及來自香港、澳門、內地的知識產權業界代表分別發表演講,提出建設性建議和措施。
韓秀成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當前正值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鍵時期,粵港澳大灣區專題論壇的舉辦正當其時,建設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保障高水平創新與高質量發展,要站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全面謀劃部署。韓秀成深入分析了粵港澳大灣區在知識產權強國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及定位,提出了打造知識產權保護高地,營造良好環境,運用知識產權制度高效高水平創新,形成更多關鍵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策略。
全球視野建言知識產權發展:
促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互認互通
香港知識產權署香港中小企知識產權咨詢服務顧問、香港律師會大中華法律事務委員會委員、香港律師會知識產權法委員會委員楊先恒指出,香港作為國際商業樞紐,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有一定的優勢。他介紹了香港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的現狀和新發展,比對內地與部分國家、地區在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異同,提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協同互補發展的關鍵點,展望通過法律法規的高效運用與實施,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發展。
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律實踐教學中心主任、粵港澳知識產權法律聯盟秘書長、澳門知識產權研究會會長易在成通過介紹澳門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歷史及特點,為“十四五”規劃下粵港澳大灣區的知識產權機遇提供了寶貴的澳門視角。在他看來,產業上融入國家戰略,理清跨城保護規則來源至關重要。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中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副會長、廣東專利代理協會會長、廣東省知識產權研究會副理事長郝傳鑫介紹了廣東知識產權近年來的發展成果,提出以全球視野深化推動粵港澳三地知識產權合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互認互通工作;探索粵港澳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錯位合作發展模式,推動粵港澳三地知識產權跨境轉移轉化。通過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在優化大灣區產業布局、促進均衡發展、改善營商環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設“一中心”“一平臺”“兩個合作區”,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知識產權合作中心、粵港澳大灣區離岸知識產權轉化運營平臺,建設橫琴粵澳、前海深港“兩個合作區”,以推動粵港澳三地創新合作,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
展望知識產權未來:
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天河樣本”
此次論壇是第十一屆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的重要活動之一,它以國家戰略的高度,探討我國知識產權強國建設中的灣區機遇,以全球視野聚焦三地知識產權協同發展的共識,對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行業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新高地提供了智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活動集中展示粵港澳三地知識產權發展成效,展現了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天河樣本。
“天河區是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區,也是廣州市知識產權高端要素最齊全、運營最活躍、專利創造最蓬勃的區域之一?!痹诂F場,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鄧萍介紹了天河區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情況,為知識產權界提供天河經驗。
她表示,天河區堅持知識產權強區戰略,充分利用高校高企聚集的資源優勢,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建設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通過設立專項扶持基金、挖掘培育高質量科創項目,打造研發平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打造維權援助信息化平臺等一系列措施,構建開放、合作、共贏的知識產權生態環境,實現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高效能運用、高規格保護和高水平服務。
目前,天河區創新驅動發展作用凸顯。知識產權創造、轉化、質量各項指標均居全市前列。數據顯示,2020年專利申請量、授權量達5.1萬件、2.7萬件,分別比2015年增長2.8倍、2.4倍,總量連續18年全市第一。技術合同交易額從2015年的92億元躍升至700多億元,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從2015年的2.23%提高至3.43%。
她表示,天河區也將持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加快建設人才高地,全力支撐廣州科技創新建設,努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策源地。
(文章來源:南方Plus)
北京:預計春節前3天為出京客流小高峰 屆時將開展精準運輸保障
宜昌市宜長大道將于2022年元旦試運行 試通車期間對小型車輛開放通行
北京地鐵19號線初期開通6站 從南到北僅需24分鐘 滿足市民快速通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