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財經 時間:2021-12-16 22:46:03
近日,信用市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剛剛因為旗下32家公司商票逾期引發市場關注的國內生豬養殖龍頭企業牧原股份15日又因信用評級調整再掀波瀾。
事實上,對整個評級行業來說,今年也悄然發生著變化——“評級下調數量明顯高于上調數量”成為業界普遍認同的情況。那么,今年評級整體情況反映出哪些問題?整個評級行業的趨勢如何?接下去評級行業發展方向又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就此,記者采訪了業內人士和一些評級機構。業內人士認為,信用評級發揮著對信用風險的揭示和預警作用,今年評級下調顯著多于上調的特征恰恰說明國內評級標準趨嚴,評級生態趨好。接下來,隨著信用評級行業對外開放,我國評級市場挑戰與機遇并存。
信用評級的本質是風險揭示和預警
12月15日,中誠信國際決定維持牧原AA+的主體信用等級,將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維持“19牧原01”“20牧原MTN001”“20牧原MTN002”和“牧原轉債”AA+的債項信用等級。
對于調整原因,中誠信國際表示,主要基于2021年以來生豬價格持續低迷,短期內價格反彈幅度有限;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出現經營虧損,盈利及獲現能力弱化;近兩年公司投資規模較大,債務持續上升;公司近期商票逾期事件等因素。
“由于周期下行,生豬養殖行業財務指標普遍惡化,評級被下調、被評級機構關注情況較為普遍。牧原此次評級展望下調主要原因同樣是行業周期因素,評級未下調說明牧原股份財務基本面沒有惡化?!蹦猎煞荼硎?,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此次評級展望調整不會對公司的經營環境、償債能力產生影響。
據記者了解,今年11月份,溫氏股份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被惠譽評級下調至“BB”,中誠信國際對于新希望集團三季度虧損發出評級關注函;今年12月份,東方金誠將正邦科技公司主體信用評級由“AA+”下調至“AA”。
截至16日收盤,牧原股份股價為47.75元,當日跌幅為2.67%。此前溫氏股份、正邦科技在評級下調后,次日股價也出現了3%以內的下跌。業內人士指出,從股價上能反映出市場資金對公司評級調整的看法。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崔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信用評級在本質上表現為對信用風險的揭示和預警。從信用評級的作用來看,微觀層面上,評級機構通過對受評主體信用評級分析,揭示信用風險,有助于為市場投資決策提供有效信用信息與重要參考。
緣何今年評級下調增多“背后”邏輯
事實上,記者采訪的多家評級機構紛紛表示,2021年至今,整體上非銀信用債主體評級調整出現了下調顯著多于上調的特征——“上調趨于謹慎,下調更為頻繁?!?/p>
中證鵬元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13日,今年評級機構共對43家主體進行了上調,總上調次數亦為43次,每家主體上調次數均為1次。評級機構共對169家主體進行了下調,下調次數達311次,平均下調次數為1.8次/家。
中證鵬元研發部高級董事王婷分析認為,上調方面,受地區經濟增長、外部支持加大等影響,優質城投成為上調主力;而民企依然是下調主力,主要為信用風險集中爆發的房地產、海航系交通運輸、房地產風險外溢影響的建筑裝飾行業。
崔磊認為,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今年的評級標準趨嚴,且部分行業面臨嚴監管的政策環境導致未來的不確定性加大。
此前,永城煤電、華晨集團等大規?!案咴u級”違約事件出現,很大程度上沖擊了市場信仰。業界普遍認為,造成這一怪象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信用評級結果無法客觀反映企業與債券真實風險。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汪惠青說,信用評級一直以來都是事前防范違約風險的重要機制,在債券市場中,信用評級機構充當著“看門人”的角色。然而,過去幾年中,一些國內評級機構迫于業績壓力,存在過度迎合客戶評級要求的現象,使得我國債券高信用評級占比虛高,弱化信用評級的作用。
于是,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出臺了多項政策加強對評級機構的監管,要求評級機構提高評級質量,重塑健康的評級生態,更好服務于債券市場健康發展大局。如8月,央行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行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從加強評級方法體系建設、加強信息披露等多方面入手,促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行業規范發展。
“在市場層面,評級機構對債券市場融資主體進行信用風險畫像,并及時進行信用風險預警,有助于維護債券市場穩健發展,亦能夠對防范宏觀和系統性金融風險起到積極作用?!贝蘩谡f,信用評級是金融市場定價權的重要組成部分,評級機構科學準確發聲有助于增強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認識,提升國家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定價權和話語權,有利于維護國內金融安全。
評級行業對外開放是機遇也是挑戰
數據顯示,截至12月13日,年內滬深交易所發行公司債3806只,發行規模32304.7億元,發行數量同比增長10.2%。此外,中國國債正式納入富時全球國債指數,將吸引更多被動型和主動型的配置資金流入債市。此前,監管方面已經提出,要加強評級方法體系建設,要求信用評級機構在2022年底前搭建好科學合理、客觀全面的評級方法體系。同時,我國還將穩妥推進信用評級行業對外開放。
業內人士指出,債券市場目前已然迎來了“走出去”和“引進來”雙向同頻共振的大開放時代。對評級機構而言,將會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據記者了解,近年來,國內評級機構不斷調整優化評級技術與方法體系,提高信用評級預警能力。如東方金誠提出,從方法技術和評級行動兩個層面,全鏈條保障評級質量的提升。方法和技術層面,構建以違約率為核心的評級質量驗證機制,強化對評級政策和模型輸出的評級結果的對比驗證,并據此不斷完善公司評級政策。
但是業內人士仍然指出,在當前國內評級行業監管實行備案制、債券市場取消強制評級的背景下,國外評級機構的加入,會使評級行業的競爭程度進一步提升。而國內評級機構在資金實力、技術水平、公信力等方面較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仍然有較大差距,走出去參與國際評級市場面臨的困難更大。
汪惠青認為,在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要求下,評級行業發展逐步由“監管驅動”向“市場驅動”轉變成為一個業界公認的趨勢。其中包括,將符合條件的境外信用評級機構“引進來”,提升國內評級市場的競爭力。同時,鼓勵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本土信用評級機構“走出去”,支持信用評級機構實現國際化發展。需要評級機構不斷自我提升,才能在市場中行穩走遠。
中證鵬元研發部高級董事高慧珂認為,通過與國際評級機構加強在評級技術、理念、方法方面的溝通交流,完善自身評級技術體系建設,提升評級技術實力已逢其時。當然,市場的持續開放也將增強國內評級機構的危機意識,重新審視自身公信力的構建,促使國內評級機構積極走出去,融入國際市場,提升國際話語權。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新一股冷空氣又在路上了 周五北京最高氣溫僅1℃ 有望創下今冬氣溫新低
2022年懷柔科學中心建設將取得新進展 8個第二批交叉研究平臺明年竣工
北京地鐵14號線年底將實現全線貫通運營!現已進入通車前調試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