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21-12-17 13:48:28
技術創新下數據安全如何保障?
“在大健康時代的背景下和高質量發展的理念下,醫院單純提供健康服務的時期已經過去,現在它越來越承擔著提供社會醫療服務、進行科技創新、承接人才培養等功能?,F在,在醫療服務上,尤其大型公立醫院已經進入國際上并跑、亞??粕铣缴踔敛糠诸I跑的階段,必須要以創新為基礎?!苯?,在首屆中國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創新高峰論壇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賈旺向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表示。
近年來,全國多地通過推動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等舉措,促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在國家政策的扶持、醫院的探索和企業的努力下,在北京、江蘇、浙江、上海、福建、西安等地的醫院中均出現了各具特色的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經驗和模式。但同時,一些挑戰也隨著而來,例如數據安全問題、知識產權分配問題以及醫院、醫生和企業之間的關系問題等。
那么,如何建設好區域醫療中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書記趙越用“守正創新”四個字表達了看法?!敖ㄔO好區域醫療中心,就無法脫離創新?!卣醋袷蒯t療規范、標準,‘創新’包括治療上的新飛躍、新藥研發等體系內創新以及5G、大數據、AI等體系外創新,影響更加深遠?!?/p>
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經驗模式紛現
今年6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指出,經過改革開放40年來醫療服務體系建設、20年來醫院能力建設、10年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踐探索,我國公立醫院已經到了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提升”的關鍵期,必須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提升質量和效率上。
為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促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國家給予了相關政策支持。
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六個方面指出了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6月17日,國務院發布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明確提出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和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10月1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了《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促進行動(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8項具體行動。
為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全國各地不同醫院紛紛開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探索。其中,建設區域醫療中心是一項重要舉措。
在上述論壇上,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劉云認為,通過區域醫療中心的同質化、一體化、協同化發展,強有力驅動醫療機構對醫療資源的優化與調整,盡可能改善醫療資源不均的現象,更好地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衛生健康戰略。
建設區域醫療中心需滿足什么條件?對此,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呂毅在線上分享經驗時稱,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必須有能力輸出,幫助其他跨區域的醫院建立區域醫療中心。
公立醫院如何探索跨區域建設區域醫療中心的道路?復旦中山醫院和中山醫院廈門分院是一個典型案例。作為復旦中山醫院副院長和中山醫院廈門分院執行院長,顧建英在區域醫療輸出單位與輸入單位之間擔任著雙重身份。據顧建英在線上分享經驗時介紹,2017年廈門分院開始試運行,2018年開始全面建設。在建設中,中山醫院廈門分院采用與復旦中山醫院的全面且同質化的管理理念,從行政架構到信息化管理,兩醫院之間實現醫教研管理全面一體化。
此外,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等醫院也均就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紛紛開展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逐漸形成具有特色的經驗或模式。
劉云認為,無論哪種模式,方向不能改變,最終都是要使得醫療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使人民群眾更加便捷地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解決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問題。
技術創新VS數據安全
不過,在促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形成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經驗模式的同時,也面臨著主體關系不明晰、知識產權分配及數據安全等問題。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賈旺認為,目前醫療系統科技轉化最大的瓶頸是如何理順醫院、醫生和企業之間的關系,搭建順暢的醫企結合的模式。
此外,賈旺還指出,如何進行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科技研發的獎勵也是目前存在的問題。無論企業與醫院之間還是單位與科技工作者個人之間的知識產權分配評估都有待規范。
在醫療數據方面,存在著數據使用不規范、數據歸屬不明晰等問題。
關于醫療數據使用與數據安全之間的關系,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數字技術產業事業群U+醫療事業部副總裁高川認為,方便與安全是相互對峙的,二者需要互相妥協。絕對的方便可能帶來絕對的不安全,絕對的安全可能帶來絕對的不方便。比如遠程數據監控是否會帶來醫療數據的泄露,造成不可預知的醫療安全事件?
對于數據使用,丹納赫中國診斷平臺戰略及新興業務高級總監郭家偉認為,數據使用方面的確存在許多灰色地帶,需要國家和監管機構對數據規范給予大力支持,使得無論醫護工作者還是廠家在進行數字化創新時,可以較好地平衡好數據使用和隱私保護之間的關系。
此外,高川還指出,利用海量數據進行創新時,還面臨著數據的歸屬權問題。即當對數據進行整合、清洗、規范化、結構化處理后,數據是屬于醫院、政府還是患者,并沒有清晰。
面對上述挑戰,應該如何平衡好醫療技術創新應用和數據安全的關系,在技術賦能之下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高川表示,希望對醫療數據使用規范給出一些更明確的指示。除了國家網絡安全法、個人數據法之外,希望能出臺針對醫療數據的法律法規,讓企業在使用數據時沒有后顧之憂,也讓包括政府、醫院、患者、廠家在內的所有參與方都受益。
優時比中國北京辦公室總經理及政府事務與外聯合作部總監馬殿明認為,構建科技賦能、以人為本的健康服務體系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包括醫院、醫藥企業、醫保體系等各個領域。另外,科技賦能、改善服務體系的最終目的是讓患者受益。因此,患者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應多關注患者需求,使得患者也參與其中。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新一股冷空氣又在路上了 周五北京最高氣溫僅1℃ 有望創下今冬氣溫新低
2022年懷柔科學中心建設將取得新進展 8個第二批交叉研究平臺明年竣工
北京地鐵14號線年底將實現全線貫通運營!現已進入通車前調試階段